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618大促如何“安心选购”?黑猫来支招

黑猫投诉2024.06.05 12:09

在618大促到来之际,各大商家纷纷摩拳擦掌,竞相推出各类优惠活动。为了让大家能够更轻松地享受购物乐趣,黑猫特别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网购消费问题以及消费者比较关心的内容,并邀请到了知名博主来为大家支招,帮助大家避开这些“消费误区”。

忘付尾款不退预售定金怎么办?

知名法律博主、律所高级合伙人@陈小兜律师给出了专业的解答。她表示,预售时支付的“定金”本质上是一个法律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若因买家原因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如忘记支付尾款导致交易关闭,则卖家有权不予退还定金。

@陈小兜律师 也指出,如果平台设立的交易规则中明确了“定金”可退,那么这便构成了一种约定。在此情况下,若商家不遵守约定,消费者有权向平台投诉要求介入,或拨打12315热线反馈问题,还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退还“定金”。

如果用优惠券买的商品被砍单了怎么办?

@陈小兜律师 指出,当消费者提交订单并支付价款后,网购合同即成立。商家以库存不足、系统出错、订单异常等理由要求消费者取消订单时,消费者有权不同意。在这里,黑猫投诉提示您: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应谨慎处理商家的退款要求,不要轻易同意“库存不足/系统出错/订单异常,麻烦您自行申请退款”的提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预售结束多天,商家仍不发货怎么办?

有消费者在购买预售商品后,发现预售期已经结束多日,但商家仍未发货。对此,专家指出,首先需明确商家是否承诺了具体的发货期限,如果商家没有明确注明发货时间,消费者可以询问客服以获取一个准确的“最迟发货时间”。如在其承诺的“最迟发货时间”仍未发货,即构成迟延发货和违约。建议尽快联系平台、第三方或有关部门介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收到的商品临期、破损、缺失怎么办?

@吴声威WSW 律师表示,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时,一个关键步骤是确保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所述问题。不论选择何种维权方式,如向12315投诉、网络曝光或向法院起诉,证据的充足性都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此类维权过程中,留证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特别是高价值或赠品配件较多的商品时,养成拍摄开箱视频的习惯。这样做可以有效保存证据,为高效维权提供有力支持。

赠品出现质量问题如何维权?

知名法律博主@Legal诗睿 表示,随购买商品送出的赠品、小样,也属于商品,法律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奖品、赠品质量,经营者交付的赠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时,经营者应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赠品或小样有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进行退换;商家送的赠品或小样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的,还可向商家主张赔偿。

依据契约自由原则,经营者首先应依据双方销售合同承担赠品瑕疵的违约责任。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时,原则上,销售者应首先请求经营者修理赠品;无法修理或者修理成本过高的,可以请求更换赠品;无法更换赠品时,可以请求减少销售合同的价款。此外,对于纳入“三包” 范围内的赠品,消费者还可以依据有关 “三包”的规范性文件主张权利。在实践中,一些经营者用假冒伪劣的“三无”产品作赠品,并声称因赠品免费所以不予“三包”,在法律上是不能成立的。

黑猫投诉特别提示

赠品出现质量问题也是可以要求商家进行退换或补偿的,维权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证据留存,如下单前咨询客服获取赠品的详细信息、采用截图或录屏等形式留存商家针对赠品的说明及承诺、录制开箱视频并在视频中清晰记录赠品数量及收到时的状态等。

如何判断商品是不是先涨价后打折?

“先涨后降”已成为不少商家吸引消费者的常用手段。然而,这种策略往往让消费者在看似优惠的价格中迷失,难以判断商品的真实价值。

知名法律博主@Legal诗睿 给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建议消费者在网购时货比三家,对同一商品进行多平台多商家比价。平时注意购物车里面的商品的价格,有必要的话,可以看看提供比价服务的第三方网站或者APP;除此之外双11、618之前留意商品前后的标价、店播和头部主播直播间的价格、各大优惠券和消费券的叠加使用方法等。

需要明确的是,“先涨价后打折”涉嫌价格欺诈,侵犯了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知情权。相关部门或者法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经营者是否具有欺诈行为:一是经营者对价格作虚假陈述;二是使消费者不明真相而信赖,造成消费者上当受骗的事实(实际上经营者是消故意为之);三是经营者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

倘若遇到 “先涨价后打折〞的情况,建议用事先收集和保存的消费证据(如下单凭证、聊天记录、商品宣传页面等)向12315平台投诉,主张按购买价格的三倍进行赔偿。

黑猫投诉特别提示

大促节点前可以预先记录下心仪商品的日常价格,在大促期间进行比对。同时市面上还有比价类的APP或小程序,各大社交平台及商品评价区中,也会有之前购买的人晒出价格,提前收集信息,避免踩入商家设置的“价格陷阱"。

大促期间商家会在哪些方面套路你?

另外,随着大促的临近,各大电商平台都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但是商家往往会在规则细节上设下陷阱。知名法律博主@Legal诗睿 为大家揭秘大促期间商家常用的套路,帮助大家安心选购!

一是直播带货购入有坑。直播带货商家可能未能充分履行证照信息公示义务,也有部分主播在直播过程中涉嫌存在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此外,产品质量货不对板,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等情况也时有发生。消费者需警惕直播刷粉丝数据、销售量刷单造假以及主播将消费者引至信用资质不佳的第三方平台或进行私下交易的风险。

二是优惠活动名不副实。“限时抢购”、“爆款秒杀”、“巨惠特卖”的背后可能存在“先涨后降”的套路。部分优惠活动可能设置消费期限、商品品类、消费金额等门槛,使得消费者难以真正享受到优惠。

三是售后服务缩水。部分商家在售后服务上存在不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不向消费者提供购物发票、售后电话无人接听、商品质量问题要求消费者去鉴定、不履行“三包”义务以及对消费者退货或退款请求拖延处理等问题。

黑猫投诉特别提示

大促规则逐渐复杂,满减领券、红包、抵用金等玩法层出不穷,下单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详情图、文案中的细节,避开商家的"文字游戏”。如果是在直播间下单,可以进行截图及录屏存证,同时避免脱离平台进行交易。

面对商家可能设置的陷阱,我们要擦亮双眼,学会辨别真伪,保持理性思考,增强消费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防范网络购物风险,警惕网络消费陷阱,黑猫始终与消费者同行,为您的购物之旅保驾护航。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15651

累计有效投诉19468468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财经 中国消费者报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