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救星”变“钱包刺客” 共享移动电源租金飙升惹众怒
“我只看到租借价格2元,没想到是每30分钟2元。”近日,外出就餐的北京市民赵女士遭遇共享移动电源价格“背刺”,一顿饭的时间,共享移动电源扣款10元。她还在扣款协议中发现了“您确认并不可撤销地授权某科技公司发出扣款指令……”的字眼,让赵女士为共享移动电源的便民性和安全性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高额租金刺痛消费者神经
像赵女士这样的经历并非个例。共享移动电源,曾被视为解决现代人手机电量焦虑的“救星”,在各大商场、餐厅、咖啡馆等公共场所都可见。然而,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一便捷服务的价格上扬,从最初的1元/小时到如今部分品牌高达6元至8元/小时甚至更高的价格,共享移动电源的涨价不时引发吐槽,成为消费者口中的“价格刺客”。
有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共享移动电源行业覆盖点位数已达到404万个。然而,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加剧,规范与秩序和预期相差甚远。有人戏称,共享移动电源行业走上了时时上热搜、年年当刺客的“黑红”出圈路。
“一开始我觉得共享移动电源很方便,价格也不贵。”经常使用共享移动电源的北京市民崔女士说,“但后来我发现,不仅使用价格涨了,有时候连还的地方都找不到,还错一次还要扣钱。”
据多位消费者反映,部分品牌的共享移动电源租金已经达到每半小时4元至6元,24小时封顶价格则从20元至40元不等,在一些热门商圈和旅游景点甚至更高。有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设备故障、充电速度慢等问题,导致使用体验大打折扣。在使用共享移动电源时,还会遇到价格不透明、标价混乱等情况。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共享移动电源后,相关投诉高达两万多条,且这些投诉集中在无法联系客服导致难以归还、恶意扣费、归还后仍在扣费、隐性收费等问题上。
如今,消费者对这一便捷服务的评价逐渐分化。不少消费者对共享移动电源高昂的价格表示不满,直呼“用不起”。除此之外,标价不透明、门店地址信息更新不及时、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和担忧。
呼吁多方发力共建良好市场秩序
共享移动电源行业在经历野蛮生长后,面临盈利压力与运营成本攀升,部分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选择通过提高租金来获取更多利润。“这个行业的竞争确实很激烈。”某共享移动电源企业的负责人坦言,“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提高价格。”
近日,京津冀三地消协组织发布的一项共享充电宝消费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0%受访者认为共享充电宝收费不合理,超15%的受访者认为共享充电宝租借价格不透明,标注不清晰。
“公平原则是民法确立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农业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梁伟亮表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价格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然而,共享移动电源市场中存在计费标准不一、超过1分钟按1小时计费等问题,违背了这些原则和要求,与乱扣费、缩短免费时长等行为性质相同,表明市场价格秩序混乱。
记者了解到,共享移动电源行业采取了“自主运营+代理运营”双模式管理,导致同一品牌在不同地点、同一地点的不同品牌之间收费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共享移动电源的计费规则应当进行更为合理和公平的设定。同品牌共享移动电源在不同点位的价格一致性至关重要。”梁伟亮建议,共享移动电源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明示收费、扣费规则,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计费单位应更加精细,优化电量展示功能,让消费者在租借前能清楚了解充电宝的电量和费用情况。梁伟亮提及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全国首个《共享移动电源行业自律公约》,其中5分钟免费充电时长的设定值得推广与借鉴。
针对共享移动电源市场存在的问题,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对于如何推动共享移动电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梁伟亮进一步建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对定价不透明、违规收费等行为零容忍,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强化行业自律,制定更严格的行业标准与公约,引导经营者规范经营,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大家都在看
-
大连市民吐槽殡葬广告打到医院急诊室,民政局回应:系服务热线,避免被黑中介坑钱
2024.12.30 17:43
-
“羊绒衫”里没羊绒!央视曝光羊绒骗局!含绒量虚标、合格证肆意更改→
2024.12.30 09:45
-
2024.12.30 09:39
24小时有效投诉18277
累计有效投诉23021698